為孩子也為自己做一個玩具
我的小吃攤

為孩子也為自己做一個玩具

林佳誼

遊戲,是兒童探索世界的起點,遊戲的題材,影響他們的社會文化觀,但當我想買連結臺灣風貌且兼具設計美學的玩具,卻找不太到。我所看到較有質感的玩具,大多呈現歐美和日本特色,而那些具有臺灣文化元素的玩具,若不是為成人設計的懷舊復古風格,就是古早童玩再製。

以孩子們最愛的扮家家酒為例。從臺灣的飲食文化,可以看出臺灣是一個擁有多元文化、豐富物產的島嶼。可惜的是,市面上常見的廚房角色扮演玩具,大部分是西式摩登風格廚具,料理則像是義大利麵、披薩、漢堡、西點或日式料理配件。

當年幼的孩子找不到玩具與自己的連結,自然缺乏興趣,減少了多元感官體驗和文化刺激的機會,容易與自己生長的土地疏離。
 
就從「小吃」——
臺灣街頭巷尾常見的小吃攤廚具、道具和料理開始吧!幾乎每個社區,都有一間可端出熱騰騰料理,餵飽大人小孩的小吃攤,餐點上可以說的故事非常多,不但能聊經營者的故事、談族群、移民過往,還可以從食材探討自然環境和產業文化,並充分連結在地生活。當然,不要那麼嚴肅,能夠簡單愉悅的結合生活經驗去玩,就達到目標了。

於是我和廚藝精湛的母親一起為孩子做料理玩具,發現製作過程是很療癒的,各種回憶滋味湧現,動手也要動腦,幾乎把全身的精力都用上了。

自己做給小孩玩,最棒的是孩子一定感興趣,因為朝夕相處的媽媽和阿嬤,最懂他平常吃什麼、愛什麼。另一方面,他看著大人做,也萌生好奇和好感,一個玩具從無到有,既神奇又有趣,天天上他的小廚房扮演大廚師。而飯桌上的他幾乎不挑食,對任何食材都感興趣。